中電的氣體排放量:大幅?下降?
為免重轁以前講尖東站迷宮講到爛尾的覆轍,我決定趁有興緻逐步簡單完成中電廣告系列。不過行開一個月有行開一個月的好處,二月初中電一套三款的圖表廣告,在二月底及三月初作修改後再次出現。讓我們看看修改有幾成功。
1990 至 2004 年間中電氣體排放量大幅下降
(初登場 9/2,再登場 8/3)
上面中電這張棒形圖,可作經典教材,教七個字:捉到鹿唔識脫角。
問題一:浪費數據
黃色棒棒黐地撞肉色 background,為什麼,是否想突出藍色棒棒?但為什麼要突出藍色棒棒(二氧化硫 SO2)呢?要達到講「中電氣體排放量大幅下降」這個目標,為什麼 highlight 的是二氧化硫 SO2 而不是氧化氮 NO?
問題二:出口術太牽強
如果 SO2 數據真的較重要,便要用其他掩眼法。但以為加一個出口術講「大幅減排四成至八成」的粗綠箭,便可以將圖中似 U-Shape 多於似插水的 pattern 定案為「大幅下降」,這是牽強。
「四成至八成」是另一個謎:好大的 range,可以怎樣理解?再配合那個 U-Shaped 的 pattern,全幅圖恐怕會令人覺得太牽強太梗硬。宜引以為戒。
解決方案:掩眼法兩例
U-Shaped pattern 是數據本身所限,可以用什麼掩眼法來幫它化妝呢?
小改動是把 y-axis 放大,最高點由 200 改定為 150,變相將整幅圖拉高,令左右兩端的棒棒高度差異更明顯。亦不要忘記偉大的 framing effect:把 y-axis 放大後,NO 排放量由 1992 年貼頂 (近150)到今時今日「大幅下降」,這不是中電的努力還可以是什麼?
大改動呢?是考慮把 SO2、NO 及粒狀物分開三個圖去表示。這樣做除了可以好事成三以收誇張之效,還可以有效利用粒狀物排放量的數據:粒狀物的排放量根本無法與 SO2 和 NO 的排放量同日而語,勉強放在同一個棒形圖,便要用同一樣的 y-axis 刻度,現在有誰看得到粒狀物排放量這十幾年來的蚊型分別?
但當然,如果這十幾年來分別根本不大,還是放在一起比較好。掩眼法就是這樣用的。利用人類讀圖表的錯覺去扭曲數據達到自己目的,先勿論心態健康與否,做得成功其實也不是一件易事。對我來說做得成功的意思是:自然,唔梗硬。一梗硬有古怪人便抗拒。
再登場
一個月後,中電再登一個廣告,把圖表重新修訂如下:
好,基本上是無分別:
1990 至 2004 年間中電氣體排放量大幅下降
(初登場 9/2,再登場 8/3)
上面中電這張棒形圖,可作經典教材,教七個字:捉到鹿唔識脫角。
問題一:浪費數據
黃色棒棒黐地撞肉色 background,為什麼,是否想突出藍色棒棒?但為什麼要突出藍色棒棒(二氧化硫 SO2)呢?要達到講「中電氣體排放量大幅下降」這個目標,為什麼 highlight 的是二氧化硫 SO2 而不是氧化氮 NO?
- SO2 排放量在圖表右端的 2003 及 2004 年重新攀升,令整個 pattern 似 U-Shaped
- 反而 NO 排放量在左端 1990-1992 年比 SO2 高之餘,2000 年打後都比 SO2 低,最重要是臨尾一刻 2004 年比 2003 年排得少,這才更顯得是「大幅」和「下降」!
問題二:出口術太牽強
如果 SO2 數據真的較重要,便要用其他掩眼法。但以為加一個出口術講「大幅減排四成至八成」的粗綠箭,便可以將圖中似 U-Shape 多於似插水的 pattern 定案為「大幅下降」,這是牽強。
「四成至八成」是另一個謎:好大的 range,可以怎樣理解?再配合那個 U-Shaped 的 pattern,全幅圖恐怕會令人覺得太牽強太梗硬。宜引以為戒。
解決方案:掩眼法兩例
U-Shaped pattern 是數據本身所限,可以用什麼掩眼法來幫它化妝呢?
小改動是把 y-axis 放大,最高點由 200 改定為 150,變相將整幅圖拉高,令左右兩端的棒棒高度差異更明顯。亦不要忘記偉大的 framing effect:把 y-axis 放大後,NO 排放量由 1992 年貼頂 (近150)到今時今日「大幅下降」,這不是中電的努力還可以是什麼?
大改動呢?是考慮把 SO2、NO 及粒狀物分開三個圖去表示。這樣做除了可以好事成三以收誇張之效,還可以有效利用粒狀物排放量的數據:粒狀物的排放量根本無法與 SO2 和 NO 的排放量同日而語,勉強放在同一個棒形圖,便要用同一樣的 y-axis 刻度,現在有誰看得到粒狀物排放量這十幾年來的蚊型分別?
但當然,如果這十幾年來分別根本不大,還是放在一起比較好。掩眼法就是這樣用的。利用人類讀圖表的錯覺去扭曲數據達到自己目的,先勿論心態健康與否,做得成功其實也不是一件易事。對我來說做得成功的意思是:自然,唔梗硬。一梗硬有古怪人便抗拒。
再登場
一個月後,中電再登一個廣告,把圖表重新修訂如下:
好,基本上是無分別:
- 底色是改了,但作用不大,經電腦掃瞄或者比較清楚,室內燈光下黃色棒其實照樣黐地,因為粉色相撞。
- 突出 SO2 而非 NO 排放量數據是一個問題,但沒有處理。
- 以綠箭單拖去表達「大幅減排」不夠力是另外一個問題,這個比較幸運,因為中電選擇在文案中坦白:
... 整體排放量自 90 年代開始大幅減少,包括二氧化硫減少 37%,氧化氮減少 76% 及粒狀物減少 65%。
「四成至八成」之謎終於解開,原來是三個 data points (咁大把),幸好趕得及四捨五入。
- 粒狀物的減排幅度本應可以頗斜,現在變平,十分浪費。
- 用深藍色 highlight 的竟然不是減少 76% 的氧化氮,而是減少不足四成的二氧化硫。我只好重新去了解二氧化硫的厲害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